虽然黑木耳营养很丰富,被称为“素中之荤”,但是,黑木耳不太容易入味,很多人不知道怎样搭配和制作,才能做出好吃的黑木耳美食。
吉林黄松甸,是“黑木耳之乡”,盛产各种美味的黑木耳。作为吉林媳妇,我对黑木耳钟爱有加;作为营养师,我更是对黑木耳情有独钟。
【资料图】
1、黑白菜第一次在东北看到这个菜名,成功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,朋友笑而不语地为我点了一盘黑白菜。当这道菜呈现在我眼前时,停止了我对这盘菜的各种幻想,OMG,原来就是黑木耳炒白菜。
但别小看这两种平平无奇的食材,它们的组合,不仅爽口,还很刮油呢。
黑木耳和白菜都是膳食纤维非常丰富的食物,而且,黑木耳的蛋白质含量不比肉低,所以,才有“素中之荤”的美称。
古人认为,世间最美的味道,莫过于“春初早韭,秋末晚菘”。菘就是大白菜,霜降以后的大白菜,甜美多汁,是冬天里不可多得的美味。
材料:黑木耳10g,大白菜300g,蒜几瓣。
做法:黑木耳提前泡发;大白菜洗净、切丝或手撕成片;蒜瓣剁成蒜蓉。
锅烧热,倒入油,爆香蒜蓉,先炒白菜梆,炒到微软,再加入黑木耳,翻炒片刻,再加入白菜叶。炒至白菜叶也变软,加适量盐调味,翻炒均匀,即可出锅。
提示:喜欢吃醋溜白菜的人,也可以在这道菜中加入适量陈醋。喜欢吃肉,也可以加入几片五花肉一起炒,特别香。
2、鱼香肉丝这道菜很有意思,名字有“鱼”,菜里却没有鱼;名字里没有黑木耳,但菜里却少不了黑木耳。我喜欢吃这道菜,一是因为酸甜可口很开胃;二是因为黑木耳的Q弹嚼起来很爽。
鱼香汁:生抽1勺,老抽1勺,蚝油1勺,糖1勺,陈醋2勺,盐少许,香油1小勺,清水约半碗,玉米淀粉半勺。
提示:我喜欢陈醋的醇香,所以选择了陈醋,如果你不喜欢陈醋,也可以用白米醋。醋不要选择太酸的,4-6度左右最合适。小孩子不喜欢吃太酸,可以适当减少一点醋,多加一点糖。
土豆淀粉勾芡的黏度比玉米淀粉大,但是稳定性不如玉米淀粉。用土豆淀粉勾芡,菜凉后芡汁会变稀,而玉米淀粉勾芡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材料:黑木耳5g,胡萝卜半根,瘦肉2两,鱼香汁。
做法:黑木耳泡发、切丝;胡萝卜去皮、切丝;瘦肉切丝。
锅烧热,倒入油,先下肉丝炒至变色,再加入黑木耳和胡萝卜丝,炒至胡萝卜丝变软。将事先调好的鱼香汁倒入锅中,快速翻炒均匀,汤汁变黏稠即可出锅。
提示:“颜控”可以再加些青椒丝,或出锅时撒点绿油油的葱花点缀,会更好看。喜欢吃辣的,也可以加少许辣椒或辣椒酱。
前几天,我妈又做了这道菜,放下筷子,我就跟我妈说:“黑木耳太少了,下次再多放点。”我妈很痛快地说:“行,你再给我囤10斤黑木耳吧。”
材料:黑木耳10g,鸡半只,小葱几根,沙姜1小块。
做法:黑木耳泡发;鸡洗净、斩件;小葱洗净,切成约4cm的段;沙姜切片。
锅烧热,倒入油,先入沙姜片炒出香味,再倒入鸡块,炒至变色,再加入黑木耳,炒匀。加入适量生抽、蚝油,根据个人喜好,可以加入1-2个八角、1小块桂皮等。再次炒匀后,加适量水,焖15分钟,鸡肉的香味就会更好地被黑木耳吸收,黑木耳就变得非常美味。出锅前可加入一些葱段,增加香味,也能提升视觉效果。
提示:如果牙口不好,鸡肉可以炖的时间长一点,炒鸡、炖鸡不重要,重要的是好吃。
沙姜是一种特殊的姜,和鸡肉特别配,我们当地人吃白斩鸡,调料一定少不了沙姜,沙姜比普通的生姜更能激发鸡肉的香味。如果没有沙姜,用普通生姜也可以。喜欢吃辣还可以加几个小红辣椒。
4、黑木耳炒蛋蛋能给我们提供优质的蛋白质,而且,鸡蛋中的蛋白质www.nfysw.com是最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,所以,每天吃1-2个蛋也不无过。但是总吃水煮蛋会不会腻呢?能和鸡蛋搭配的食物五花八门,黑木耳炒蛋也很好吃。
材料:黑木耳5g,胡萝卜、洋葱少许,鸡蛋3个。
做法:黑木耳泡发,小碗木耳可不用切碎,大片的木耳可切成小片;胡萝卜切片、洋葱切丝;鸡蛋打散,加入少许盐、五香粉和几滴酒。
锅烧热,倒入油,先将鸡蛋液倒入,炒至8分熟,盛出。
再倒入少许油,将黑木耳、洋葱、胡萝卜炒软,再倒入炒好的鸡蛋,加入适量盐,翻炒均匀即可。
5、黑木耳大枣羹你以为黑木耳只能炒菜吗?黑木耳打豆浆也是极好滴。因为我很喜欢用豆浆机打银耳羹喝,有一天,突发奇想,换成黑木耳是什么效果呢?试过之后,不得不佩服自己,“生命不息,折腾不止”,敢于创新,才能有意外的收获。
材料:黑木耳5g,大枣6个。
做法:黑木耳泡发,撕碎,小碗木耳可以不用撕;大枣洗净、去核、撕成小块。将上述材料放入豆浆机或破壁机中,按水位线加水,选择“豆浆”键即可。
提示:我用的是新疆和田枣,个头大,味道甜,所以,用6个枣就非常甜了,不需要另外加糖。木耳和银耳一样,都是富含胶质的食物,所以,黑木耳打出来的羹,也是又滑又粘的,现在的豆浆机打磨得也很细腻,黑木耳大枣羹入口非常柔滑,味道非常香甜,赞!
结语黑木耳营养丰富,味道鲜美,可荤或素,可凉拌,或炒食,可煲汤,吃法五花八门,风味各异。我还有很多黑木耳的美味食谱,等你来发现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中国IT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4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